1950年,印度刚刚独立不到三年,居然敢在全球舞台上高调喊话,说要代表“第三世界”来调停刚打得不可开交的朝鲜战争。这在当时,可真是天大的新闻:一个新生国家,怎么就被西方当成民主世界新宠,还妄想着在东西方之间左右逢源?70多年过去了,印度依然渴望成为“有声有色”的全球大国,但今天在国际热搜上的存在感,却经常被中国、俄罗斯,甚至巴基斯坦轻松碾压。到底怎么回事?印度的“超级大国梦”是干蒸发了,还是在等一个天降奇迹?
在世界舞台上,印度一直扮演着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:明明人口比大部分国家加起来都多,地理也杠杠的,天然咖喱气息都能飘到两大阵营鼻子底下,美苏两大巨头谁都不愿意把这块儿蛋糕让出去。但神奇的是,印度虽然总是自信满满地往中间凑,可偏偏又被隔壁中国一把拉下聚光灯。中国这么多年“有声有色”,从基建、科技到外交都能搞个大新闻,而印度,怎么就成了“万年陪跑”?这让不少西方媒体、印度精英闹心得很。不过,究竟是谁挡在了印度“超级大国”之路上?秘密,稍后揭晓。
其实要说奋斗精神,印度跟中国比起来,啥都不缺。独立后,印度拍着胸脯自封“第三世界领袖”,美国、苏联都争相送上彩虹屁,“民主模范”人设也是挺能打。这时候,印度觉得自己既能舔西方大佬,又能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,简直是国际关系的“机灵鬼”。可一到实践环节,故事就变味了。1950年美国叫嚣要给中国“来一发”,印度第一个站出来说不靠谱,还串联一堆国家当“和事佬”。可惜,中国一听就摇头:你嘴里说中立,可你的条件全是让中国让步,明摆着偏向对方。普通老百姓怎么看?在那时候,印度“调停”的声音还真有些影响力,不少人觉得世界大事离自己不远,印度能当带头大哥也是民族骄傲。但大国博弈,岂是靠嘴皮子和蹦跶就能赢的?
表面上看,1950-1960年间印度在国际上风头还算正劲,美苏两边通吃、第三世界一哥、外加各种小国纷纷来拜山头。但暗地里,一场风暴已经悄悄酝酿。自诩为“和事佬”的印度,悄悄把边界往中国方向推,心想着趁对方手上有事、老美撑腰,自己能顺利占便宜。没想到中国1959年就警告过,1962年说打就打,一场边境冲突像一记闷棍,把印度“大国梦”打回原形。可是,印度民间和不少精英反而躲进自己的梦里,拍起主角一路开挂的“抗中神剧”,把现实打得稀巴烂。这种“意念胜利法”一时让人觉得皆大欢喜,实际上危机是越埋越深。
就在大家以为印度会安安分分休养几年、重新起航的时候,世界大局却突然掉了头。从第三世界热捧印度,到中国被西方拉黑,局面看起来是对印度最有利的。但真相恰恰相反——1962年一仗,印度不仅失了面子,还让“第三世界领袖”这顶帽子戴不下去了。9年以后,安理会席位直接搬到了中国头上。印度人气得牙痒痒,觉得一切都是中国挡了好事,民间、政坛顿时形成“全民共识”:中国成了头号“绊脚石”。也是从那时起,印度在国际事务上越发要争表现、拼存在感,哪怕说话声音是喊给自己听,也绝不能在大国牌桌上失声。这“被迫营业”的矛盾心态,在以后几十年越演越烈,伏笔也悄悄埋下。
可是,国际社会的“潜规则”是:光喊口号不算,得有真本事。八十年代后,光环褪去的印度很难再当全球“和事佬”,就连曾经亲近的小弟们也开始看向中国。美国撤出阿富汗后,全球媒体讨论新格局,印度还没开口,话题早被中国、俄罗斯抢了先。就算印度使劲报导、美国偶尔给点镜头,但重大场合连个邀请函都没有,问都不问印度一声。最尴尬的是,印度过去20年在阿富汗斥资几十亿美元,结果人家塔利班压根不搭理印度,还顺手把它列进了“防范名单”。面对这种“人累钱也累”的局面,印度内部也开始躁动:想要证明自己还是个大国,只差一个出头的机会了。无奈每逢关键事件,无论是调停阿富汗问题、还是想在俄乌战争里扮大旗,印度总是被边缘化,再多“高光镜头”也是一闪而过。
说到底,印度这波大国梦,说是志向远大,骨子里却让人觉得有点鸡肋。嘴上喊着“第三世界领袖”,看似忙东忙西替天行道,其实全是“自娱自乐”。每次国际危机都想跳出来当裁判,可惜裁判的位置早就有主人,自己连上场资格都没拿到。国内经济上不去,国际政策雷声大雨点小,外面看是“人气高涨”,里面其实都有点虚。喊着要调停俄乌冲突,说得天花乱坠,其实乌克兰不买账,俄罗斯心里也不服气。你说,调停这种事,不是靠会说话、出镜头多,是不是得有点硬实力?假如真让印度去当大国裁判,那下次是不是该请冈比亚来管中美矛盾,还是让卢森堡来主导全球气候议程?你调停得了吗?
用“有声有色”来形容印度的大国路,自然热闹,但现实告诉大家:牌桌不是靠争抢就能坐得住,多少动静不等于有分量。眼看中国越来越稳,印度不服就想抢舞台。可历史经验摆在那——实力和野心要配套才做得了大事,不然只能被再次按回座位上。
印度每一次高调喊话都能收割一大波热度,但真被要求亮绝招的时候,却总被“实力打脸”。有网友说这是“自信”,也有人觉得是“自嗨”。那你怎么看?究竟是国际社会故意冷落了印度,还是印度本身就是“想吃碗里的,看着锅里的”?你觉得印度有没有可能哪天真的成为那个被全世界信赖的“有声有色”大国,还是注定一直在大国舞台的角落打酱油?你更支持实干派的中国式做法,还是喜欢印度的“口嗨战略”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!
股票配资公司排行,香港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网平台点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