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黑兰妥协后,曾支持伊朗的巴基斯坦也明白了中俄袖手旁观的原因
伊朗和以色列这对“老冤家”,突然在舆论高压和武力碰撞后选择了主动停火,结局让不少人目瞪口呆。明明前几天还经常喊话、动真格,一副谁都不让谁、一言不合就要捅出大事件的架势,怎么一夜之间风向全变了,昔日豪言壮语像说给空气听?
事情起源于6月13日凌晨,以色列对伊朗“火力全开”,核设施遭袭,火药味直冲云霄,伊朗高层一度直言“别想好过”,随时准备反制。美国很快也卷进来,直接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动手,虽然伊朗表面没吃太大亏,却心情极为不爽,不断宣称“必须反击。”全球不少分析师都等着看到新一轮“中东大乱斗”。结果没过几天,24日局势骤变,一份停火声明淡定落地,尘埃落定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假新闻。伊朗率先按下暂停键,百般强硬一夜风吹散。以色列同样念念叨叨很多天的打击计划被按下暂停,冲突戛然而止。
热搜和评论区沸腾了:伊朗这换脸式操作到底图什么?难不成之前一天到晚喊的“寸土不让”,都是糊弄门面的?更有网友拿出金句:“话说得越凶的,反而先怂。”伊朗外长出来解释,只要以色列行动消停,我们就也不上火,这又让人一时难以分辨究竟谁输谁赢。也有人问:停火不好吗?难得双方都下了桌,干吗还要纠结?热评第一却提示:问题就在于,核打击都打到“家门口”了,怎么可能这么和平下场?
不少眼尖的人指出,真正让局势快速转轨的背后,是美方口头承诺:“伊朗只要答应停火,美国就暂停核攻击。”有人直言这是“哄小孩”,伊朗却买了账,随后反击暂停。坐穿了冷板凳等待“帮忙”的巴基斯坦险些直接裂开,喊话联盟还没喊完,伊朗就自行掉头,气得网友吐槽:伊朗盟友这处单位,名义上掷地有声,实际操作分分钟背刺。
其实这场合围大家都有自己的盘算。巴基斯坦也发出灵魂三连问:既然立场与伊朗相近,为什么中国、俄罗斯始终按兵不动?冷眼旁观中东变局,两国为什么在国际会场总帮嘴,却坚决不动真格?很多分析一语点中要害:不是不会,是根本不值得!深知伊朗为盟有风险,当队友不如当看客。
这种“三国杀”式妥协术,其实与伊朗的外交自带buff有关。回看历史,自1979年之后,伊朗主推“自立门户”,不糊西方,不和东方绑死,一直要做个讲信仰、走独道的国家。但理想和现实永远在掰腕子。伊朗是什叶派大国,邻居沙特、埃及等却清一色逊尼派,两波人同宗不同派,各怀鬼胎,因此爆发了无数次激烈争执。直到前不久,中国用不抬杠的调解方式,让伊朗和沙特缓了口气,这才有机会加快步伐,争分夺秒追赶发展。
不过,中东能有一刻平静吗?很快,伊朗和以色列高调过招,风声一响就扯进霍尔木兹海峡,这地方可不是纯挂名的“石油命脉”,相当于中国进口6成能源逃不掉的流程线。伊朗一狙,全亚洲都心头一紧。明里针对以色列,暗地也是联盟关系的试金石,对中国来说,伊朗这样弄,活脱脱“恩将仇报”。俄罗斯味同嚼蜡也不在少数——2024年6月份,刚把一批新战斗机交给伊朗,亮明姿态想做靠山,结果伊方转头在国际场合指责对方,引得一众旁观者直称:轴心不再,设防有理。
每次动刀落锤,都是实力+可信度一起面试。各国看穿了伊朗的变数多、反复横跳,为求生存先自保,这也导致谁也不愿意真实出手。但以色列和伊朗的安宁绝不是一纸停火可以维持的,几十年的仇怨谈崩重来都屡见不鲜。一部分分析甚至推测:美军这次敲山震虎,之后伊朗或许会加大核武冲刺,留个底牌减少未来被美以“碾压”的风险。
话题扯到这,你怎么评价伊朗这一波操作,是聪明人示弱避实击虚,还是队友间本就没人信任?中东风云明天又会怎么变?欢迎各位留言,看看你的中东感知雷达,对这“巴以伊俄中”联动,怎么看?
股票配资公司排行,香港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网平台点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